加强企业技术创新
陈燕海表示,加强技术创新是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钢铁企业要建立完备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高校和研究机构参与、下游行业需求引导的“产-学-研-用”创新机制。100万吨以上的钢铁企业都要建立企业的技术中心,增大研发投入,力争到2015年,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提高到1.5%以上,重点骨干企业要达到3%以上。围绕工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重点开发高强度建筑用钢、高性能汽车用钢、船舶用钢、工程机械用钢、电力用钢等钢铁材料生产技术和产品的应用技术,要给用户提供高性能钢铁材料的应用方案。
建立上下游合作机制
陈燕海表示,钢铁行业与下游行业建立合作机制是推进钢铁材料升级换代的着力点。钢铁行业要与下游用钢行业建立高性能钢材生产应用合作机制。促进下游企业联合钢铁企业和最终用户建立高性能钢铁材料应用示范平台,协同创新,加快量大面广钢铁产品升级换代,推进关键钢材品种产业化,推动钢铁工业与下游用钢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陈燕海指出,“十二五”期间,重点通过与建筑、机械、汽车、船舶、家电等行业建立上下游合作平台,提高产业链整体技术进步,提高核心竞争力。建筑行业重点推广400兆帕及以上高强钢筋;机械行业重点推广高性能轴承钢、齿轮钢、弹簧钢等;汽车行业重点推广高强度汽车板,建立新一代汽车用钢体系;船舶行业重点研发和推广高强度宽厚板、耐腐蚀船板;家电行业重点推广高强度、高表面质量钢材。
提升钢铁材料标准
陈燕海表示,先进适用的标准是产业竞争力的体现,标准升级已经成为引领产业升级的新动力。钢铁工业要会同下游用钢行业,加强综合标准化在工业中的应用,提升钢铁材料标准与下游用钢规范水平。要根据钢铁材料开发应用情况,适时修订量大面广建筑用钢、铁路用钢、机械装备用钢等钢铁材料标准。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对高性能钢铁材料的需求研究,适时制定相关产品标准。
加强与下游用钢规范的衔接,满足下游行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当前,要加快钢筋混凝土用钢标准的修订以及部分特钢产品的标准提升,满足建筑业和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同时,要依据标准,加强高性能钢铁材料的产品认证,引导下游行业正确使用,防止应用过程中的混淆。特别是高强钢筋生产有微合金化工艺,细晶粒工艺,还有余热处理工艺。要尽快开展高强钢筋的认证。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