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水泥企业将面临着来自政策、环境、产能、市场等方面的综合考验和多重制约。根据“十一五”及“十二五”初水泥企业产业战略发展方向显示,水泥企业发展混凝土产业是完善产业链、降低市场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举措,也是国际水泥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混凝土行业产能过剩的迹象愈加明显,但水泥企业进入的脚步却不断加快。
大量产能不能释放
去年混凝土行业跟随水泥行业规模、利润等各个方面虽然保持了增长态势,但是形势已经和从前不可同日而语,并且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迹象,产能仅仅发挥了不到四成。但更加令人忧心的是,去年混凝土与制品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长近五成。
2011年商品混凝土产量14.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9.75%,区域增长情况与水泥相同,西南、西北地区商品混凝土产量同比增速最快的为西北、西南地区;华东仍是水泥、商混用量最高地区。
中国水泥网CEO、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副会长邵俊表示,总体来说,国家宏观经济大势和政策对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总体利好,与行业密切相关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仍将保持一定增长,尤其是各地保障房建设、大规模水利建设将会在政策导向下全面提速。但2012年,混凝土行业经济运行环境相对复杂,历年行业经济与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和挑战依然存在。
目前,在部分地区混凝土行业出了严重的产能过剩。
江苏省混凝土协会会长顾炎晴坦言,江苏省去年的混凝土搅拌机达产率仅为三成,大量的产能没有办法释放。
据统计,2011年,全行业混凝土搅拌机达产率为36.12%,比2010年下降22.62%。说明单机组搅拌量与搅拌站和搅拌机的设计生产能力相差甚远,有60%以上的搅拌机产能没有发挥出来。
更加令人忧心的是,去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出现了近五成的增长。2011年,全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1515.9亿元,同比增长49.3%,2011年前10个月,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投资完成额为1200亿元,同比增长42.32%,投资规模已经超过水泥制造业成为建材工业最大投资行业。
顾炎晴表示,产能过剩说明了相当一部分地区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的投资建设带有的盲目性。以江苏省为例,2011年混凝土企业新增了134家,但同时倒闭的企业有15家,被兼并21家,还有几十家企业关门歇业。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